辛勤耕耘近廿载,奉献韶华铸师魂。教书育人,使命神圣;兢兢业业,为国育才。用激情与率真温暖学生的漫漫求学路,用严谨与细腻点亮学生科研路上的明灯。
——题记
一、立德树人 言传身教
“治学在于求真,求真必先立德”。李永华老师传播知识、塑造灵魂。以校为家,全部心血倾注学生,将学校当作滋养高尚灵魂的沃土,将学生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绿洲。
从教18载,她潜心育人,真心爱生,既有良师的气度风范,又有益友的亲近之感。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工作;默默奉献,尽力服务人民。疫情期间,她多次担任社区防疫志愿者。她认为,教师不仅要在校园内担起育人重任,更要在社会中传递爱与希望。在她的带动下,学生们也纷纷投入到家乡的防疫事业中,积极作为,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教至今,除了完成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及科研等本职工作外,她还全力配合学院参与完成了车辆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本科教学评估、国家一流专业、省一流学科建设及本科/硕士培养方案修订等工作,兼职院督导、组织员等,同时肩负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分会委员、辽宁省力学学会理事等十余项学术兼职。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奉献,无怨无悔耕耘。
二、立足教学 潜心科研
李永华老师深知高校教师不仅要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责,更要有“崇严、尚实、执着”的学者风范。
她刻苦钻研,率先垂范,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迄今为止,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30余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0余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0余项;荣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5项。
她用教学推动科研,给科研以活力;用科研反哺教学,给教学以指导。凭借不断积累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以企业工程项目为依托,凝练“项目化”教学案例30余项。提出了CDIO视野下融合STEAM理念的多维立体新工科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该模式在其所在学校车辆工程专业全面推广实施近5年,每年300人受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获得了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大连交通大学特等奖。此外,她还建立了轨道车辆仿真设计与创新工作室,指导学生申报国家/省/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1项、省级8项、校级12项;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8项、校级奖项16项;指导本科生申请并授权专利5项,发表论文2篇。
作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李永华老师将“崇严”的思想落实到了学生毕设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小到文档排版、PPT制作,大到建模计算、论文组稿,她都层层把关。至今共指导百余名学生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近15人荣获校优秀毕业设计,其中有1人毕设作为我校唯一代表成功入选2020卓工联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集。
作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李永华老师已指导11届研究生毕业,其中,90%以上的同学外审成绩均在80分以上,获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校优秀硕士论文18篇,获中国运筹学会可靠性分会优秀论文奖1人,指导研究生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三好研究生、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研究生组一等奖、节能减排竞赛研究生组二等奖等荣誉,为轨道交通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所思、有所为、有所成的建设者。
三、求知务实 与时俱进
李永华老师自执教以来,在校内,她是大家公认的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修身、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典范。
她勤奋进取,不断充实自己。时至今日,每次授课前,她总会一如既往反复研读教学内容,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在她所教授的《动车组结构及原理》课程中,由于部分车辆部件结构较为复杂,学生对相应内容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她每天利用工余时间重新拾起几何建模软件,学习相应的视频动画制作课程,制作车辆关键部件的相关动态视频,并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示。李永华老师的课程生动逼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效果,使课堂氛围妙趣横生,极大程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她还注重挖掘每个课程环节中的思政元素,以此培养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务实的品质。她的辛劳付出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一致的高度赞誉。
为了学生,李老师将大量的时间倾注于备课和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以及课后为学生答疑解惑,甚或毕业多年学生的求教,牺牲了大量陪伴家人的时间。
她没有惊天的业绩,但却在平静中灌注满腔热血,永远甘守寂寞,尽心竭力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播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