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帮助工程师把设计由经验上升为理性——
兼述对结构拓扑优化ICM方法的研究 》
报告人:隋允康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数学统计学与力学学院)
时 间:2024年9月23日 14:00
地 点:大连交通大学图书馆多功能厅
报告简介
各领域包括土木、车辆、交通专业的工程师,凡涉及到结构设计,为了传递静力或者顺应动力响应,乃至不违背多学科载荷作用,必须预先确定结构的构型即由材料布成的路径。
此时,工程师同力学和相关学科的学者进行了第一次握手:学者提供的理论保证了结构从构件到整体,都满足强度、刚度、稳定、疲劳等等性能,不会有破坏发生。
此时,结构构型的最优化,亦即结构的传力路径或者传递响应路径的最合理,工程师并不可能做到,他们并不向学者咨询,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自行决定。
1988年,两位学者提出的拓扑优化的连续体基结构概念,颠覆了8、90年前两位力学大师只是在骨架类结构中研究的思路,改从连续体中寻找出路:连续体拓扑优化的结果竟然趋于骨架类结构最合理的传力路径或者响应路径。
这就导致工程师和学者第二次握手——工程师开始学习连续体拓扑优化带给他们的“聪明术”,为的是把结构构型的设计由经验上升到理性。
本报告就是向大家介绍近100多年来发生的非常生动的故事,兼述我们对结构拓扑优化ICM方法的28年研究历程。
相信这些关键点会对于贵校的师生们和其中未来的工程师们有所熏陶,提供培养创新能力的很多范例,从而能够对他们的研究或设计有所借鉴。当然,其它学科的学者和工程师也会同样会受益。本报告旨在使听众获得对各自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报告人简介
早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所,跟随钱令希先生从事研究、教学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后任北京工业大学工程力学部主任、力学学科首席教授,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任钱令希院士力学奖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委员会荣誉委员,北京力学会荣誉副理事长。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主持几十项工程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4项科技奖。
著6本和译1本专著,发表400多篇科技论文、80多篇教育论文,40多项软件著作权。指导博士生27名和硕士生67名,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和进修教师各4名。